【质量月】北方民爆公司质量月文化作品展示
“质量月文化作品”
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以“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65体育: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质量为追求,深入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大力提升各行业质量水平,促进质量强国建设。北方民爆公司以“实施质量制胜战略,坚决打赢质量能力提升攻坚战”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质量月”活动,广大职工采用征文、绘画、书法等多种形式,营造出重视质量、追求质量的浓厚质量文化氛围,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
《质量管理,我们要“常唠叨”》
作者:延安分公司生产车间班组长 常强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员工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班组的质量管理和班组员工的认知、操作行为对产品质量起直接影响。众所周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而在这六大因素中,人的因素占比是最大的,也是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好人的问题,是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也是解决其他五方面问题的着力点。而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主要是聚焦认知和意识的提高,态度转变才能带来行为改善。因此,从人的因素入手,我们既要提高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也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对于生产一线来说,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最有效、最便于实施的措施就是反复强调,反复提醒,为此我们要做到三个“常唠叨”。
一是工艺流程“常唠叨”。作为生产参与者,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那就是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开展生产,这就涉及到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规程)。工艺流程是什么?工艺流程就是通过文字、图表、符号等进行表述,指导产品生产和员工操作的主要技术文件,它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让生产参与者熟悉、掌握工艺流程,基层的班组长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就要格外注意“重复”二字,每班都要反复强调工艺操作流程中的要点、关键点,发现员工未按工艺流程作业,不论大小,不讲情面,一定要及时指出、纠正错误行为。每月都要组织开展工艺流程的学习培训,每季度、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工艺流程的分析评价、优化改善。“熟能生巧”这四个字属于老生常谈,但是如果我们的日常管理,能把“重复”做到极致,让所有的员工都达到“重复”标准,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是质量标准“常唠叨”。质量是什么?质量就是一种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这个要求就是我们的质量标准。在解决了怎么生产的问题后,接下来,我们还得解决按什么标准生产,班组成员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产品的质量标准,而不是依据“好、不错”等主观或含糊的描述。公司有纲领性的质量标准,班组要在公司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下游工序、下游客户的具体要求,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质量标准,让班组员工做到有章可循,提高产品质量的适用性。产品生产就像一场极致复杂的交响乐演奏,“标准”就是演凑用的“乐谱”,基层的每个班组都是一个演奏单元,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段“乐谱”,只有每个班组都按谱演奏,才能保证整体的演奏达到完美呈现。日常生产作业中,只有各岗位都有标准、按标准作业,才能生产出品质如一的产品。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去督促、提醒班组成员按标准生产,发现存在违规现象,一定要坚持“说出来”、不妥协,通过这样的反复强调、学习,我们的质量标准必然会深入人心。
三是质量问题“常唠叨”。目前,基层班组往往存在的一个质量管理误区,就是“班组内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班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了的质量问题,都会被轻描淡地写放过去,只有上升到车间级、公司级的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事故,才会引起重视,如果日常班组内的质量小问题,不被重视,不被反复强调,日积月累,必然会引发大的质量事故。因此,在班组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班组长必须要足够重视那些渺小的“内部问题”,要“大张旗鼓”地组织班组人员,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学习、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建立一套的质量问题处理系统,在班前、班后会、主题班会等班组会议上要让相关的责任人员反复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让相关作业人员反复学习,做到逢会必讲,人人都讲。最后,要这样的“内部问题”成为预防质量事件、质量事故发生的“保健药”。
基层质量管理,并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各位班组长将日常的小事、将“重复”两个字坚持到底、做到极致,让我们积极主动地“常唠叨”,当好公司质量的“守门员”。